7m体育足球

来源:7m体育足球 | 2024年06月03日 16:46
7m体育足球 | 2024/06/03

7m体育足球最新消息

7m体育足球

7m体育足球

7m体育足球

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中国第一个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截至2023年12月,这家中国“种子银行”已保存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近3万种超30万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超万种近10万份,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记者近日随中国科学院组织在昆明植物所采访科技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时获悉,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于1999年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征镒院士提议,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建,依托昆明植物所管理。其2005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

统计显示,到2023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野生植物种子1.1万多种、9.4万多份;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00多种、2.7万多份;植物总DNA(脱氧核糖核酸)9000多种、7.1万多份;微生物菌株2000多种、2.3万多份;动物种质资源2000多种、9万多份,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英国“千年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等一起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异地保护的主要设施。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自建库以来,持续开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前沿研究,建成中国最大的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和鉴定平台;基于DNA条形码发现红豆杉、大鲵、蛇类等类群的隐存种和新种,为保障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提供关键基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前提。迄今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0余篇7m体育足球,出版专著20余部,获授权专利120余项,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基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整合大规模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信息,重点解析橡胶、草莓、蓖麻、家鸡等的起源和驯化历史,阐明代表性作物多倍化起源范式,揭示重要经济性状形成演化的遗传机理,为设计育种提供路径参考和基因资源。同时,培育珍稀食用菌(羊肚菌、球盖菇)、高档花卉(兜兰、杓兰)新种质与新技术,成为中国科学院乡村振兴典型帮扶模式之一;开发的生物农药,应用于线虫防治成效显著。

在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同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还建有植物化学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两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并建设以引种保育云贵高原、横断山及邻近地区,突出极小种群植物拯救保护特色,全覆盖收集保存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特有类群和重要经济植物等为主要内容,以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7m体育足球,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与公众认知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已建成山茶园、水生植物园、中乌全球葱园、羽西杜鹃园、观叶观果园、百草园、蔷薇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扶荔宫、木兰园、裸子植物园等28个专类园,收集保育植物10406种(含品种)。

在标本馆体系建设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拥有目前中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总量168余万份,其中种子植物标本127.3万余份、蕨类植物标本5万余份、苔藓标本11万份、大型真菌标本11.1万份、地衣标本9万份,也是中国收集植物门类最全的植物标本馆之一。该标本馆已逐步形成以中国西南地区为标本收藏中心,采集范围覆盖全国、辐射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国和国际植物分类、生物地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表示,在新时期新阶段将持续聚焦生态文明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动学科深度交叉,提升战略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收集与保存、发掘与利用的创新链集成能力,建成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战略生物资源储备库、天然产物库和成果产业孵化、高级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等基地,成为特色鲜明、研究卓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完)

7m体育足球

7m体育足球

据悉,此轮出坞的两艘船为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五代“长恒系列”LNG船,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搭载多项低碳节能技术。与上一代LNG船相比,具有综合能耗低、低温性能好、载货能力强、操控运维巧等特点,单日航行碳排放可减少10吨以上,通达全球各大洲120个LNG岸站,具有卓越的全球通航性。

7m体育足球

7m体育足球

文章强调,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我们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主要考虑是: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7m体育足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三,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第四,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第五,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编辑:蒲颖香责任编辑:东方山莉